这周是封在家里的一周。没啥素材,就翻翻存货(一直犯懒没有整理):8.12号的时候,约了小伙伴默哥去看梵高画展,出来以后去玉渊潭稍微玩了一小会儿。本来想写个玉渊潭游记,但是翻看照片,全是柳,好吧,这周作业可以交差了。
玉渊潭门口招手相迎的柳
小朋友合抱
湖边柳
作为代表普罗大众的柳树,玉渊潭到处都是,门前,招手相迎;河边,近浓远淡,袅袅娉婷。因其时间有点赶,就在园区浅游了一下。小朋友对水是毫无抵抗力的,表现出岿然不动的姿态,有水就能玩很久很久(可以佐证生命离不开水么?玩笑话,不当真),进而得以观察了湖边柳树的根,它盘根错节的裸露在地面,强而有力的穿透进石头里,转而又在石头缝里露出了头。它们四处寻找着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,以供给自身的能量消耗。在陆地上,没有根,植物就不能生长,不会繁衍。当然也有无根就能生长的植物,比如说生活在水里的藻类植物,这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低等植物(因为没有维管束),自然界的生物是低到高而进化的。生命起源于海里,无根藻类到了陆地上,因其没有维管束,为了固定自己就和真菌合作,真菌吸取营养供给植物,植物光合作用产生能量供给真菌。经过漫长又枯燥的演化,把岩石变成沃土,从无根到有根,再到多彩多姿的世界。当然这寥寥几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生命的起源,毕竟这是非常复杂的变化。但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出自然想要表达的一点小意思,相互依存,互惠互利。独木不成林,究其根本,通过树根,实现树与树的之间的交流,健康的树帮助虚弱的树,树木之间的营养交换,都是自然的既定规则。
科学解释了根的来源,那么“根”字的起源是什呢?汉语的造字是非常有趣的,“根”字,左木右艮。木字旁代表植物。右边的“艮”字,是象形字,甲骨文字形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,上面是一只大眼睛,眼珠靠左,下面是一个朝右站的人的形状。发展到小篆阶段,“艮”上面的大眼睛就被改成了目,下面依旧是一个人。到汉朝篆体就演变成了从目,右边是匕首,就像两个人怒目相视,互不相让的样子。由“艮”的演化就可以看出其想要表达的意思,静止,相持,敌不动我亦不动。《康熙字典》解释说:【說文】艮,很也。从匕目。匕目,猶目相匕不相下。匕目爲𥃩,很戾不進之意。又卦名。止也,限也。【易·艮卦】彖曰:艮,止也。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。又堅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艮磑,堅也。【註】艮,磑,皆石名。又難也。【揚子·太𤣥經】象艮有守。【註】艮,難也。“艮”本意认为是停止,后面引申出坚硬、坚固等含义。
由“艮”再到“根”就不难解释了。植物一旦发了芽,就再也移动不了位置,位置固定表现出的意思就是停止移动,止于。造字的古人,头脑风暴后就在“艮”字左边加了个偏旁“木”。“根”字就应运而生了。
《说文·木部》:“根,木株也。从木,艮声。”本义为植物长在地下的部分。《说文通训定声》曰,蔓根为根,直根为柢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曰,根深,则视久。《老子》曰,是谓深根、固柢。意为,根深才能本固。《论衡·超奇》曰,有根株于下,有荣叶于。《广韵》曰,根,始也。《左传.隐公六年》曰,农夫之去草,绝其根本,勿使能殖。意思是,农民除草一定要去根,才能不繁殖。由本意引申出的根本,起源的含义。
人类喜欢寻根问底,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。从宇宙伊始,寻根就从未结束,因为只有知道我们从哪里来,才能知道要到哪里去。这也十分贴合中国人的文化,无论一个人身在何方,都会铭记祖先、心系故土。从狭义上讲,“根文化”基于中国人认祖敬宗与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观念而引发。民族的凝聚力一切都是因为有根。以色列为何战乱不断,因为那里有数个民族的“根”。根是起源,根是信仰,根是忠心,根是凝聚力,根是未来发展的基础,根是文化的魂。
树根下生境,郁郁葱葱
柳树的气生根
柳树根的穿透力
荔枝草?
早开堇菜
榆柳一家亲
构树
灰灰菜
洋槐
午安!